不詳
圖書文獻類 - 藝術圖像
碑碣拓本
1805~1805
寬:32 x 高:76 (cm)
原碑尺寸(寬):32.00 , 原碑尺寸(高):76.00 , 原碑尺寸(厚):10.00
採拓
登錄號:19950011101
本物件為西元1805年(嘉慶10年)關西蔴嘮吻直雷衛公暨潘孺人墓碑,本件墓碑銘文採陰刻形式,橫款題刻朝號「清」;上款題刻「嘉慶十年乙丑年歲仲秋月吉旦」,為立碑年代,即西元1805年(嘉慶10年);中款題刻墓主的姓氏「顯祖考朴實蔴嘮吻直雷衛公、妣慈惠九骨那古潘孺人二位之墓」,可知本墓塚應為合葬;下款題刻立碑者的碑文已剝落模糊,僅見「二大房男廷列、阿貴,孫福興、阿連承祀」。
新竹縣關西地區從清代起就是平埔族竹塹社人墾居的大本營,其中衛家是竹塹社七姓之一,透過衛家家族的發展歷程,可以清楚尋得平埔族人發展或變遷的軌跡。
關西地區的開發,始於西元1791年(乾隆56年)竹塹社人衛阿貴入新埔東邊的老焿寮、大旱坑、石岡仔、下南片、茅子埔、坪林等地,因當地地勢三面重山阻隔,一面開口向西,形狀正似鹹菜甕的外形,故改「新興庄」地名為「鹹菜甕」,或又稱鹹菜硼、啣彩鳳等音近之名。日治時期,可能因「鹹菜」與日語「關西」諧音,將鹹菜甕與石岡子兩地改稱為「關西庄」。後經行政區域的多次的變革,關西之名仍舊沿用至今。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